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DSP group meeting-2014/11 Apple Pay 與行動支付 by 胡智皓(520 lab)

Apple Pay 與行動支付




交易

交易,就是雙方對物品或服務進行交換,從以物易物到有了貨幣,有了信用卡,、支票等媒介,都是為了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容易。

那還可不可以更容易呢?

Your wallet. Without the wallet.

我想這就是行動支付的精神,妳出門可能忘記鑰匙忘了皮包,但不會忘記手機。叫你從身上拿出手機也比拿出皮包方便多了。


再來我們談談行動支付,以下為台灣兩種較知名的應用。



這些產品你聽過/常用嗎?

行動支付是想簡化交易時的流程,改善購物體驗,但這類方式你要先拿出手機,開啟app,在透過相機去讀取二維條碼。而且這樣得新建立一個系統且打通一個個商家或體系去支援這套服務,這是非常耗時且不實際的方式。



那如果把手機本身變成信用卡,設備需求比照原本信用卡的模式,直接沿用舊有系統,是不是容易得多?下面我們介紹這個系統


由於實體卡片無法塞進手機,透過網路購物也沒辦法將卡片交付到網路對面的商家,因此,卡片的交付變成了卡片資訊的直接交付。



這時卻產生了更嚴重的問題。
我們從磁條式讀取卡片變成晶片式的信用卡就是為了降低風險,如今這些技術卻讓信用卡的資訊直接放在手機記憶體裡面讓其他程式讀取,還透過網路傳輸,暴露在更高的風險中。



所以,後來發展出SecureElement機制,以獨立的加密晶片形式專門存放信用卡交易資訊,也能夠被感應式讀卡機讀取。



此方式曾為中華電信與各大銀行推出的解決方案。



此方式則為google所推出的解決方案。



繞了一大圈,似乎解決安全性的問題,那商店端呢?
我們是不是曾看過店家盜刷的新聞?


即使如此大費周章,只要信用卡資訊流通到商家,就仍然可能被複製或盜用。

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關於「行動支付」的創新,

都是在想盡辦法要將「以卡片為基礎」的支付行為複製到「行動設備」上。

How to Without CARD ?




我在做這篇簡報的時候,看到Tokenization的概念,想到以前在大學念過token ring的網路架構,雖然他被ethernet幹掉了,可是token的概念在數十年後被發揚光大

以下為操作流程:


首先,透過相機或是手動的方式將信用卡資訊輸入手機中。



在晶片與手機端加密過的卡片資訊傳送到apple,apple在把這些資訊和裝置名稱/位置/iTunes購物記錄一起給信用卡公司做審核,通過後會將已綁定的token和金鑰回傳,
最後存至secure element。不儲存卡片資訊,只儲存token 和 金鑰。


以下為付款流程:


在NFC環境下按touch ID觸發,系統便會自動完成所有操作。



此為完整流程圖,可發現Token與卡號皆為16碼格式,能夠直接兼容現有系統,
銀行架構不需全部砍掉重練。
而整個架構不須流通卡片資訊,也免除電信公司的介入。

(那Apple 如何賺錢呢?根據Financial Times 的消息是,Apple Pay每100 美金的交易,蘋果能從銀行拿到15 美分,也就是0.15% 的收入)



Apple Pay 沒有大規模破壞傳統的銀行與信用卡體系,但提供消費者更便捷的購物體驗。如果他最終取得了成功,我想關鍵在於它充分尊重了現有的支付體系。



介紹到了這邊,開始有了些感觸。"網路世代的思考模式"一般是破壞式、顛覆式的創新,直接顛覆傳統行業替換新的做法。
像是Elon Musk創立的Tesla電動車之於傳統汽車產業,而Uber成為了世界最大的計程車行,Airbnb也掀起了住宿革命。

但這種大革新這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 apple使用的token技術 給了我們新的啟示—不與整個體系對抗,而是更好的利用原本的架構,找到自己的定位來進入系統中,用自己的專長帶給系統更有效率的進步,更好的使用體驗。



來到這次介紹的主角,Apple Pay



可結合各個支援NFC的iDevices,實現我們開頭說的Your wallet. Without the wallet.







支援世界三大信用卡組織




有這類標示的感應式讀卡機都能使用。


全台灣設有感應式讀卡機的店家
(只是要有美國信用卡,然後把手機地區設定在美國)


而如果不幸遺失裝置呢?

可參考以下蘋果公司頁面說明:
若您在 iPhone 6 上已開啟「尋找我的 iPhone」,您只要使用「尋找我的 iPhone」將裝置設定為「遺失模式」,即可暫停 Apple Pay,不需立即取消您的卡片。您也可以永久停止裝置的 Apple Pay 使用您的卡片付款,方法是使用「尋找我的 iPhone」遠端清除裝置,或前往 iCloud移除所有卡片。





資料來源:
https://www.apple.com/apple-pay/
http://punnode.com/archives/23918
http://www.circle.tw/mobileapp/apple-pay.html
http://www.techbang.com/posts/20468-payment-overview

標籤: